近早晚温差大,不少朋友开始手脚冰凉、容易感冒,连皮肤都变得干燥暗沉。其实这都是身体发出的亚健康信号。今天我们就来适合普通人的养生调理方法,不用花大价钱,从生活习惯入手就能改善体质。
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减慢,寒气容易侵入体内。中医说的"冬藏"就是这个道理——这时候做好调理,相当于给身体充电蓄能。现代医学也证实,低温环境下循环变差,免疫力会明显下降。
1. 饮食调理:多吃温补食物,比如山药炖排骨、红枣小米粥。特别推荐每天喝300ml左右的温蜂蜜水,能润肠又养胃。注意少吃生冷海鲜,容易加重体内湿气。
2. 作息调整:好晚上11点前入睡。冬天可以适当多睡1小时,但不要超过9小时。有个小技巧:睡前用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15分钟,睡眠质量会明显提升。
3. 适度运动:推荐快走、八段锦这类温和运动。每周3-4次,每次30分钟就能促进循环。注意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,避免着凉。
很多人不知道,室内空调温度好控制在20℃左右。温度太高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,出现干痒脱皮。建议在办公桌放个小加湿器,湿度保持在50%-60%舒适。
还有个小提醒:冬季洗澡水温不宜过热,38℃-40℃就够了。过热的水会皮肤屏障,洗完记得及时涂抹身体乳。
有人觉得吃补品越多越好,其实乱吃人参、阿胶可能上火。建议先医师。另外,汗蒸虽舒服但不宜过频,每周1次足够,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谨慎。
于网上说的"三"的偏方,大家千万别轻信。养生调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般坚持2-3个月才能感受到明显变化。
早上7点:喝半杯温水
中午12点:饭后散步10分钟
下午3点:做5分钟颈椎操
晚上9点:关掉手机酝酿睡意
坚持这个小习惯清单,两个月后你会感谢现在自己的决定。记住,养生不是中老年人的,越早开始调理,身体的基础就越扎实。
如果近总感觉疲惫乏力,建议先到医院做个基础体检。找准原因再调理,会更理想。看完这篇如果有具体疑问,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