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听到“洗牙”这个词,反应可能是疑惑:牙齿每天刷牙不就行了吗?为什么还要专门去洗?其实,洗牙(学名“洁治”)是口腔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简单来说,洗牙是通过设备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以及色素沉积,这些是日常刷牙无法清理的。
长期不洗牙,牙结石会堆积在牙龈边缘,刺激牙龈发炎,导致牙龈出血、口臭,甚引发牙周病。牙周病时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。而洗牙能有效预防这些问题:
1. 清除牙结石:牙结石像“水泥”一样附着在牙齿上,只能通过超声波震碎去除。
2. 预防牙龈疾病:减少牙龈红肿、出血,降低牙周炎风险。
3. 改善口气:牙菌斑和结石是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4. 早期发现口腔问题:洗牙时医生会检查牙齿,能及早发现龋齿或其它病变。
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。健康的牙齿洗牙时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通常不会疼痛。如果牙龈炎症较重,可能会有些敏感,但属于正常现象。于“伤牙”的误解,洗牙用的是超声波高频振动,不会磨损牙釉质。相反,牙结石长期牙龈反而更伤牙。
1. 抽烟、喝咖啡的人:色素容易沉积,牙齿易发黄。
2. 牙龈经常出血的人:说明已有牙龈炎症。
3. 戴牙套或种植牙的人:容易藏匿食物残渣。
4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问题,建议提前检查。
洗完牙1-2天内,尽量避免冷热刺激食物。部分人牙齿会有短暂敏感,通常几天内消失。如果牙结石较多,洗完牙可能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因为结石被清除了,这是正常现象。之后要更注意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。口腔环境差的人(如易长结石)可以缩短周期。但不要过于频繁(如3个月一次),过度清洁可能影响口腔菌群平衡。
误区1:洗牙能让牙齿变白?
洗牙主要去除色素和结石,能牙齿本色(淡黄色),但不会漂白。想要美白需另外做项目。
误区2:洗牙后牙齿松动?
如果洗牙后感觉松动,说明牙周病已较,结石原本在“固定”牙齿,去除后问题暴露,需及时治疗。
误区3:老人不能洗牙?
年龄不是禁忌,反而老年人更需定期维护口腔健康。有慢性病(如高血压)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1. 优先选择正规医院或持证口腔诊所,确保器械消毒严格。
2. 操作前确认包含“全口检查”和“抛光”步骤(抛光是减少牙面粗糙的关键)。
3. 避免盲目追求,几十元的洗牙可能省略必要步骤。
后提醒: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,它和刷牙、牙线一样,是长期口腔健康管理的一部分。如果你从未洗过牙,不妨抽30分钟做个检查,牙齿可能会感谢你这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