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起床时腰部僵硬酸痛,久坐后站不起来,弯腰拿东西突然使不上劲……这些可能都是腰椎在。作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,腰椎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"",门诊中30-40岁的患者越来越常见。
我们的腰椎就像积木,由5节椎骨叠成,中间有弹性垫片(椎间盘)。长期保持错误姿势,比如瘫在沙发上刷手机、跷二郎腿办公,会让某些"积木块"承受双倍压力。时间长了,椎间盘可能突出、韧带会增厚,甚长出骨刺神经,这就是多数腰椎病的由来。
容易伤腰的三大高危职业:司机、程序员、搬运工。但家庭主妇频繁弯腰做家务、健身爱好者动作不规范、年轻人长期"葛优躺",同样可能中招。
腰椎病典型的症状是腰痛连带腿部放射痛,像过电一样从臀部窜到小腿。但早期表现往往更隐蔽:
• 早晨刷牙时腰发僵,十几分钟才缓解
• 平躺时腿抬高不到60度就疼
• 咳嗽打喷嚏时腰部有刺痛感
• 走路500米后就腿麻得停下来休息
如果出现大小便无力或会麻木,这是马尾神经受压的急症信号,必须立即就医。
医生通常会先做"直腿抬高试验"等体格检查。影像学检查中,X光看骨头排列,核磁共振查软组织损伤,CT扫描观察骨性结构,三种方式各有侧重,不是越贵越好。部分患者还需要做肌电图,判断神经损伤程度。
约80%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就能好转:
药物缓急症
急性期可以用非甾体药,配合肌肉松弛剂。营养神经药物需要连续服用1-2个月才,不可擅自停药。
训练是根本
疼痛缓解后,要在指导下做"麦肯基疗法"等腰部拉伸,以及游泳、平板支撑等强化核心肌群的运动。特别注意:急性疼痛期严禁盲目锻炼。
物理疗法辅助
超短波、冲击波能改善局部循环,牵引治疗适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,但骨质疏松者禁用。
当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、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、影响生活质量时,医生可能会建议微创椎间孔镜手术。现在的手术创伤小,第二天就能下床,但术后仍需坚持训练,否则容易复发。
选择能支撑腰部的办公椅,在腰后垫个透气靠垫。电脑屏幕抬高到视线平齐,避免低头驼背。每坐1小时起来5分钟,做做腰部后仰动作。
捡东西时记住"芭蕾舞式":先屈膝下蹲,保持腰部直立。搬重物时把物品贴近身体,避免突然扭转。
平躺时在膝盖下垫枕头,侧睡时双腿间夹个枕头,都能减轻腰椎压力。床垫不是越硬越好,中等硬度的记忆棉更适合大多数人。
腰椎病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,治疗的关键是打破"疼痛-不敢动-肌肉萎缩-更疼"的恶性循环。只要及时干预、科学锻炼,大多数人都能正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