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今年45岁,近总感觉头晕乏力,刚开始以为只是工作太累。直到公司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达160/100mmHg,才意识到问题性。像先生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,很多高血压患者早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。
高血压被称为"无声的",因为它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容易被忽略。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,身体其实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。以下是高血压早期常见的5个症状:
1. 经常性头痛,特别是后脑勺部位 2. 无缘无故感到头晕或耳鸣 3. 容易疲劳,做一点事就觉得很累 4. 视力突然变得模糊 5. 晚上睡眠不好,频繁起夜
这些症状看似普通,但如果长期存在,就要引起警惕了。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,有家族史的更要重视。
很多人觉得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的,这种想法很危险。长期高血压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:
- 心脏:增加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风险 - 大脑:可能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 - 肾脏: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肾衰竭 - 眼睛:损伤视网膜血管,影响视力
内科医生特别强调,高血压的损害是逐渐累积的。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,往往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。所以早发现、早治疗非常重要。
如果连续三次测量血压都高于140/90mmHg,就应该去医院内科就诊了。医生一般会做以下检查:
1. 详细询问病史和家族史 2. 进行、尿液等实验室检查 3. 必要时会做心电图、超声心动图等
根据检查结果,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轻度高血压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,比如:
- 低盐饮食,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 - 规律运动,每周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- 控制体重,BMI保持在18.5-23.9之间 - 戒烟限酒,充足睡眠
如果3-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,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了。记住不要自行购买或停用降压药,这对身体危害。
除了按时服药,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还要注意这些细节:
1. 养成定期测血压的习惯,好早晚各测一次 2. 注意天气变化,寒冷天气血压容易升高 3. 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运动 4. 保持情绪稳定,学会减压放松 5. 定期复诊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
很多患者担心要终身服药,其实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善,部分患者的药量是可以逐渐减少的。关键是要遵医嘱,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。
在日常诊疗中,内科医生经常遇到患者对高血压存在一些误解:
误区一: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:高血压的危害与症状无关,即使没感觉也要治疗
误区二:年轻人不会得高血压 :现在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,30多岁发病很常见
误区三:吃药会伤肾 :正规降压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,不治疗才会伤肾
误区四: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 :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,可能引发危险
想要控制好血压,关键在于科学认识、规范治疗。建议高血压患者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沟通,有任何疑问都要及时。
后提醒大家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即使现在血压正常,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远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。